信息学院“思政第一课”开讲

发布时间:2025-04-07 15:51 点击量:
       2025年3月26日,广东南方职业学院信息学院以“厚植家国情怀 勇立AI潮头 在民族复兴中书写青春答卷”为主题,开启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信息学院院长陈裕雄党总支书记刘会龙分别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青年使命、戍边精神传承与青春实践路径发表讲话,150余名师生共同聆听这场科技报国与家国情怀交织的思政课。
AI浪潮下的青春坐标:科技报国与人文坚守‌
       陈裕雄院长以中国AI领域突破为切入点,强调青年在技术竞争中的核心使命:“从量子计算到AI伦理,从敦煌壁画修复到‘黑神话·悟空’的东方美学创新,中国科技既需‘根技术’突围,更需人文温度守护。”他提出三大行动纲领:
 ‌      锚定家国情怀‌:传承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三十年”的报国精神,在芯片设计、神经形态芯片等“卡脖子”领域攻坚克难;
‌       锻造不可替代性‌:培育AI无法取代的创造力与共情力;
 ‌      躬身社会需求‌:推动“AI+乡村振兴”实践,让科技真正惠及民生。


陈裕雄院长发表讲话
       最后,陈裕雄院长寄语学子:“以代码书写报国志,用人文照亮算法心,让青春在‘中国芯’与‘人类情’的交响中璀璨绽放!”

榜样力量:从帕米尔高原到校园的使命接力
       刘会龙书记以红其拉甫边防连75年戍边史为引,诠释“青春答卷”的深刻内涵。他列举连队官兵在“生命禁区”创造的奇迹:4662.7公里外扎根帕米尔、30余次蹚过“死亡之谷”冰河、44年无涉边涉外问题……“红其拉甫精神证明,海拔再高,高不过使命;生命有禁区,担当无盲区。”

刘会龙书记发表讲话

校友故事:从技能尖兵到硕士士兵的成长之路。
刘会龙书记特别分享校友卢家俊的奋斗历程:从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蓝桥杯一等奖得主,到空军战士、抗疫志愿者,再至研究生新生,卢家俊以“带着问题出发,永不停歇”的信念跨越多重身份。他的经历印证:“青春的样子,就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样子。”
       两位主讲人共同呼吁信息学院学子践行校园文化核心理念:
 ‌      融入家国使命‌:以“励耘明德,止于至善”校训为指引,将个人理想嵌入科技强国与民族复兴蓝图;
 ‌      融入时代需求‌:对标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在AI根技术突破、智能向善实践中勇当先锋;
‌       融入终身成长‌:从“知识容器”转型为“智能处理器”,构建跨界融合思维。

课堂总结
       课堂最后,全体师生重温“八八四四三三”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在AI重塑世界的浪潮中,这堂思政课以科技报国的理性之光与戍边卫国的热血信仰,为青年学子标注出清晰的人生坐标:把“中国芯”铸进技术攻坚,将“报国情”融入时代脉搏,以青春之我书写强国答卷。

 
文/图:信息学院
初审:曾诗婷
复审:刘会龙
终审:陈裕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