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中国侨都”——广东省江门市,是一所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综合类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前身是创办于1999年的“江门市艺华高级中学”;2001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广东艺华旅游学校”,开始中等职业教育;2009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更名为“广东江门艺华旅游职业学院”,2012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更名为“广东南方职业学院”。2023年9月,学校南校区正式启用,形成“一校两区”的发展格局,校园占地面积1553.78亩,在校师生2.6万余人;校舍规划建筑面积103.75万平方米,已建成67.16万平方米;设有智能制造学院、信息学院、医学院、管理学院、财经学院、建设工程学院、交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开设专业54个,涵盖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集成电路、人工智能(AI)、软件技术、大数据与会计、旅游管理、中药学、工程造价等重点领域,以工科、理科、医科类专业为主,占开设专业比例达73%,在校生占比87%。
学校是广东省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创建培育单位、广东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民办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贡献机构、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智能制造研究领域国家标准起草单位、工业机械电气设备行业标准起草单位;设有广东省大学科技园、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机器人应用技术创新基地、广东省大学生协同创新孵化中心、广东省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江门市南大机器人众创空间、江门市视觉感知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江门市智能制造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门市物联网远程数字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G+智能制造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江门市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智能系统与大数据研究中心、(DeepSeek)AI算力中心。
————发展思路
学校立足于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以“立足湾区、服务广东、辐射全国”为办学定位,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锚定“建成省域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集产、学、研、创、孵为一体,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发展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推进科教融汇为方向,践行“励耘明德,止于至善”校训精神,秉承“八八四四三三”校风核心内涵,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主线,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服务学习型和技能型社会建设。
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深入推进目标考核、激励机制改革、教学质量提升、产教融合提质、强师工程建设、学生竞赛统筹、高质量党建引领等七大领域改革工程,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线,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党的建设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建设与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紧密结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以提升学校组织力为核心,构建“1446”党建工作思路,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校园思政、社会思政“四维”融合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以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为抓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深入推进“学生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深化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新质生产力发展目标教育体系建设。获广东省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创建培育单位、江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江门市模范党支部5个,江门市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
————人才培养
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弘扬工匠精神、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现有专任教师1431人,师资队伍中获得省级荣誉称号19人;省级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11人、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产业导师团队1个,江门市高层次人才43人,“双师型”专业课教师占比达85.02%。
2017年,学校通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主持获得广东省教育成果奖1项,现有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大数据技术专业群),2个省级品牌专业(软件技术、大数据与会计);1个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南大机器人产业学院);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9项。
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国赛二等奖4项;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获一等奖12项、二等奖62项;全国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国赛一等奖(金奖)4项、二等奖(银奖)3项、三等奖(铜奖)9项,省赛一等奖(金奖)100项、二等奖(银奖)171项;2024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金砖国家未来技能和技术挑战赛)云计算赛项国际总决赛二等奖1项,国赛一等奖2项。办学至今已累计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7万余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稳定在
98% 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多年排名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产教立校
学校坚持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之路,推进“学校+省级大学科技园”融合发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华为、达内信息科技、南大机器人等近千家头部企业合作,实施校企双元育人,开设现代学徒制班、订单班、精英班等,累计定向输送万余名优秀人才。
投入近2亿元建设智能自动化机械制造实训中心、VBSE虚拟社会商业环境综合实训中心、工业4.0智能制造实训室、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实训室、机电一体化实验室等50多个配套齐全、设备先进的校内专业实习实训场所;主动对接区域、行业、企业的需求,推动“两翼”建设,牵头开平市翠山湖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参与全国智能产品等
5 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建立
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广东智工机床装备有限公司、广东新偲投资有限公司、南大技术有限公司等“校中厂”;与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远信集团、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南大机器人产业学院(省级示范)、远信医美产业学院、蓝盾信息安全产业学院等8个产业学院。
推动产学研孵深度融合。大学科技园内现有知识产权企业数 36 家,占在孵企业总数的 66.6%。实现成果转化的发明专利 13 件,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170 余件。参与制定国家标准 9 项,已实施 8项,行业标准 2
项,“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科技成果已获省级科技成果登记。经过26年办学,已形成了“产、学、研、创、孵为一体,相互支撑、融合发展”的办学特色。
————未来展望
“育德尚技,为国植贤”。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实践“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办学能力水平,产教融合质量,秉承“产教特色立校、学生德技兼修”的办学理念,笃行不怠,奋发有为,向着建设省内高水平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目标奋楫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