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新入职辅导员快速掌握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技能,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工作能力,8月23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以下简称“心康中心”)针对新入职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常见心理危机分类及干预工作流程”专题培训,旨在为新辅导员尽快适应岗位需求、筑牢学生心理健康安全防线提供有力支撑。
培训围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核心工作展开,内容聚焦实践需求、重点突出,既有政策解读也有实操指导,让新辅导员们收获满满。培训现场,心康中心常务副主任李红梅结合近年来高校学生心理工作实际,详细解读了《高校心理高关怀学生分类干预工作指引》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工作指引》,同时结合学校过往典型案例,讲明筛查工作规范流程及其重要性,帮助新辅导员们精准把握工作方向,避免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疏漏。
随后,李主任针对心理筛查预警工作流程和高关怀处置流程这一核心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引导辅导员学会用倾听、共情的方式建立信任,让新辅导员在互动中快速掌握危机应对步骤。此外,培训还专门针对危机案例材料整理规范进行指导导。李主任强调,案例材料不仅是工作留痕的重要依据,更是后续复盘总结、提升工作能力的关键,因此必须保证完整性与逻辑性,并提醒辅导员在记录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学生隐私,避免泄露敏感信息,确保工作规范有序。培训最后,李主任针对2025级新生心理健康筛查工作进行动员。李主任指出,此次筛查不仅能帮助学校全面了解新生心理状况,更能为后续开展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此次培训内容务实、指导性强,有效填补了新入职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的知识空白,提升了其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专业素养与实操能力。新辅导员们纷纷表示,将把培训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更专业的态度、更科学的方法守护学生心理健康,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来源单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初审:李玉玲 复审:李红梅 终审:廖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