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我院学生在2024-2025学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设工程数字化计量与计价赛项中再创佳绩

发布时间:2025-04-07 09:55 点击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引领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为了积极回应国家政策,我校积极参加了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学生团体赛——建设工程数字化计量与计价比赛。此次比赛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技能的人才,以推动建设工程造价行业的稳健发展。
我院师生在参赛现场的合影
       一、赛事概况
       2025年3月7号至8号,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2024-2025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设工程数字化计量与计价赛项,在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清远校区举行。我校建设工程学院余文连、杨柳春两位老师带领参赛团队共4位学生参加比赛,荣获三等奖。至此,我校建设工程学院又在省赛上获得了新的荣誉。 
       二、比赛项目内容
       本次大赛各参赛队伍围绕BIM建模与招标工程量清单编制、投标报价文件编制与价款调整、竞赛内容综合展示两个模块,采用学生团队竞赛方式,进行激烈角逐。
       本赛项主要考核选手识读工程图纸和相关规范标准,利用BIM算量软件计算工程量,根据工程图纸及相关规范,选择相应的清单编码和单位,并对清单项目特征进行准确描述,编制出招标工程量清单;然后再根据竞赛给定工程量清单及最高限价,工程图纸、竞赛任务书要求,完成投标报价文件编制,能够总结分析投标报价的数据,输出经济技术指标、主要工料指标、分部分项指标、单方造价指标等成指标数据;最后根据第一模块的竞赛内容和竞赛过程进行展示和讲解。参赛者需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任务。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提升个人竞争力。
       三、备赛过程与当日
       1.备战背景与初期困境
       我们组建参赛团队时,即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方面是培训任务繁重,本赛项核心内容涉及广联达BIM土建计量平台GTJ2025、广联达云计价平台GCCP6.0、广联达BIM安装计量软件GQI2025等软件操作,赛项内容涵盖了建设专业全过程的所有知识点,涉及内容繁多,操作难度极大;另一方面,参赛队伍面临着时间紧迫、知识储备不足、设备供应不足等挑战,集训初期由于学生没有个人广联达加密锁,无法使用软件设备建模,仅能依托学校机房现有设备开展训练,后经与学院协调确认,争取到在工作日19:00-21:30及周末全天开放供备赛使用。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团队成员在集中训练期间积极向行业专家请教,不断细化建模方案,正是他们的坚持和努力为最终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2.采用分阶段推进的培训体系
       (1)基础攻坚阶段:针对零基础学生团队,采用“模块化分解+阶梯式递进”训练模式。每周制定25小时训练计划(含3个工作日晚上+周末全天),重点突破建筑与装饰、安装工程的建模要点:
       ①BIM建模规范:轴网定位精度控制在±3mm以内;
       ②构件扣减规则:完成多个典型节点训练;
       ③清单编制:熟记GB50500-2023清单规范,建立企业定额库模板。
       通过“当日任务-次日复核-周末考核”机制,确保每周完成2个标准层建模及对应清单编制。
       (2)能力强化阶段: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法,以真实工程案例(某商业综合体项目)为载体,开展:
       ①建筑与装饰工程BIM建模与招标工程量清单编制专项:结合工程实例,一周一套图纸;
       ②安装工程BIM建模与招标工程量清单编制:完成给排水、电气工程实例,一周一套图纸;
       ③计价深化:编制招标控制价文件,误差率控制在2%以内;
       ④结算阶段价款调整:根据往年的样题,练习相关清单工程量遗漏、设计变更、签证等价款调整。
       (3)冲刺突破阶段:当赛程意外延期至2025年3月上旬,我们及时调整策略如下:
       ①硬件保障:寒假期间申请购买比赛相关软件加密锁,在家就能随时训练;
       ②训练时长升级:实行“7-9-7”制(每周7天,每天9小时);
       ③心理建设:由于备赛战线的延长,学生心理开始对培训出现怠慢和疲倦,引导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④寒假特训:通过在线布置任务,保持训练连贯性。
平时训练时创建的土建模型
平时训练时创建的安装电气模型
       3.比赛当天
       比赛时间:2025年3月8日
       比赛地点: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清远校区)
       参赛人数:参赛队伍共31队,我院1个队伍(4名参赛队员)参赛
       具体参赛过程及比赛环节:
       比赛过程照片:
开幕式
比赛日准备进入赛场
比赛过程场内投屏
       四、获奖成果与收获
       广东省教育厅对赛事的获奖比例进行了调整,总体获奖名额减少了20%,且每个参赛学校只能报名一支队伍。在这样的背景下,获奖质量和难度也相应提升。在建设工程学院张志勇院长和刘美君主任大力支持下,由余文连、杨柳春两位老师指导的竞赛队伍经过激烈角逐,在比赛中表现出色,荣获广东省建设工程数字化计量与计价赛项三等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们专业技能的认可,更是对他们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精神的肯定。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学院师生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对学院教学质量的一次检验。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建筑人才而努力。
       五、参赛选手风采
潘辉良(22级工程造价1班)
       我是来自22级工程造价1班的潘辉良,感谢学校和老师的培养,让我有机会参与并赢得比赛。今天,我很荣幸能分享参赛心得。比赛中,不仅考验心态,更考验专业性。在此,衷心感谢学校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并特别感谢余老师和杨老师的细致指导与关照。这次经历充满了趣味与快乐,我将珍惜这份回忆,继续努力成长。
       未来,我将继续努力,面对挑战,为职业生涯打基础。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找到发展方向,追求进步。
郑楠烽(23级工程造价1班)
       大家好!我是来自23级工程造价1班的郑楠烽,参加完这次技能竞赛,我的内心满是感慨,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绩,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成长经历,不仅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让我发现自己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更加熟练。无论是从技术操作,遇到问题的解决能力,还是时间的把控,都有了很明显的进步。竞赛中的紧张氛围让我学会了保持冷静,做到合理分配任务和时间。在此,也感谢学校和指导老师的精心培育,让我有机会参加并赢得比赛。未来,我将继续努力,面对更多的挑战,为职业生涯打下基础,不负众望。
郑浩滨(23级工程造价1班)
       我是来自23级工程造价1班的郑浩滨。感谢学校和老师的悉心指导,让我有机会参与到这次比赛中。通过这次参赛,我深刻体会到参加技能竞赛是一次极其珍贵的经历,它不仅能够提升我的专业技能,还能锻炼我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比赛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明确了未来的努力方向。无论比赛结果如何,参赛本身就是一种成长和收获。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挑战自我,追求更高的目标。
邱西鹏(23级工程造价2班)
       我是来自23级工程造价2班邱西鹏,参加建设工程数字化计量与计价比赛,我深刻体会到图纸解读与运用BIM广联达软件建模的挑战性。很感谢学校和指导老师的培养,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总是很用心的帮我们解决问题。这次的竞赛还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我们经常一起讨论问题,通过这次竞赛,我学会了很多一些在平时学习和课堂中学习不到的知识,丰富了我的知识层面,同时参加竞赛是对自己能力的锻炼,也是一个巩固提升的过程,让我学到的知识变得更加牢固。
       六、指导老师风采
余文连老师
       余文连,女,硕士,毕业于江西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于2023年8月入职广东南方职业学院,现担任建设工程学院专任教师。主讲科目:《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管理与实物》、《工程造价软件应用》等专业课程,公开发表论文数篇。工作中,立足本职岗位,热爱学生,坚持与时俱进,严谨教学。
杨柳春老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于2020年8月入职广东南方职业学院,现担任建设工程学院专任教师。主讲科目《建筑工程计量》、《建筑安装预算》、《建筑平法应用》、《工程造价软件应用》等多门专业课程;工作中,立足岗位,求真务实,热爱学生,严谨教学。多次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专业技能大赛并获奖。
       七、实训场所
       工程造价专业以BIM信息化与成果导向理论和方法为主导,将最新的科学前沿知识应用于工程造价工作,使本专业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工程造价工作发展的需要,学校拿出17栋实训楼四楼作为我们专门训练的场所,实训室内设有专门为教学、实践、竞赛使用的识图软件、广联达BIM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软件等。在实训楼全体成员始终保持高度热情与重视,一起训练及商讨,一次次的训练下来不断提高水平。最终在比赛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实力,在众多精英队伍中脱颖而出,勇创佳绩。
平时训练

文/图:余文连  杨柳春
初审:钟天怡
复审:张志勇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