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学院2025年秋季思政第一课
2025年10月23日,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文淑仪以“铭记伟大胜利,弘扬抗战精神,走好新时代奋进之路”为主题,为2025级智能制造学院全体新生讲授了一堂深刻而富有感染力的秋季思政第一课,引导青年学子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厚植红色基因,筑牢信仰之基。

整个课程围绕四大主题展开:“历史的回响——我们从哪里来?”“精神的丰碑——我们依靠什么胜利?”“时代的召唤——我们向何处去?”“青春的誓言——我们该如何行动?”。文淑仪书记通过 “数字背后的血泪” 与 “一封没有寄出的家书” 两个动人案例,生动还原了抗战岁月的艰难与牺牲。她指出,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无数革命战士选择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紧密相连,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发展,这一切,绝非理所当然。

“在敌强我弱、装备悬殊的绝境下,我们依靠的是一种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文书记强调,这种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她通过西南联大学子的“文化长征”“狼牙山五壮士”的纵身一跃、杨靖宇将军的胃中草絮等真实故事,深刻诠释了信仰与坚持的力量,鼓励同学们在和平年代争当科技报国的领头人,以专业所学助力民族复兴。

八十年沧海桑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的接力棒已传到新时代青年手中。文书记指出,弘扬抗战精神在今天体现为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凡价值。她号召同学们学习黄文秀、张桂梅、钟南山等时代楷模,将爱国情怀融入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
课程尾声,文书记向全体学子提出“三重叩问”——叩问理想、叩问担当、叩问奋斗,并指出新时代奋进之路的“三个坐标”:定准信仰、练就本领、投身实践。她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第二党支部“社校共建 和睦志愿”“红色五邑‘义’起同行”“学习强国知识竞赛”等特色活动,在实践中认识国情、增长才干,走好属于新时代的长征路。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本次思政课在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抗战精神为灯塔,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青春奋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智能制造学院学子的使命与担当。
【来源单位:智能制造学院 初审:文淑仪 复审:马恬静 终审:林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