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才必有用

发布时间:2011-04-14 点击量:

冯新送

 

近年来,人们都在强调,要“赢在起跑线上”,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实际上是强调硬实力或智商方面的过早开发而矣。真正的人生,不是百米赛跑!如果一定要和赛跑相比,也更像跑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没有人看重在马拉松比赛中是否能“赢在起跑线上”。
小孩赢在起跑线上,不等于赢了一切,更不等于一生都赢。多少高考状元、“神童”、尖子生、重点大学毕业生被世界名校拒收,或在职场上失利。小时候仅仅成绩差,并不一定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多大影响,可怕的是,因为成绩差导致的被歧视、被抛弃的颓丧感。更可怕的是,认定自己输在了起跑线上就输掉了人生,进而从根基上动摇了孩子的自信!
我国现有的高考制度,是我国教育的特色,也是我国教育的弊端。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高分。高考分数衡量教师教的好坏,高考分数决定局长的升迁,决定校长的提拔,高考的成绩决定学生的前途,而且是一考定终生。多么不合理,多么不公平!
有段时间对高考状元崇拜得不得了,高考一过,各路媒体对高考的报道非常火热,对高考状元的报道都在头条,而且是越演越烈。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研所的杨东平教授说:“状元”只是代表中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其实没有那么重要,特定时势中能够成就伟业、出类拔萃者,所凭借的主要不是考试所测量的学业能力。与智力相比,更为重要的是抱负、胸怀、勇气、意志等基本品质,是知人论世,审时度世的悟性,是一种综合素质。在人文、科技、商界、政界有多少是高考状元?
扬振宁教授领着诺贝尔得奖者来华讲学,当时有人问到,他们当中有没有“高考状元”时,扬振宁笑着说:按中国的高考标准,我们都是“差生”,我们在中学里,都排在十名以后。同样,毛泽东、鲁迅、胡适、郭沫若等人,不仅成才之路坎坷,而且也不是早慧的优等生。鲁迅在日本学习时,成绩平平,但没有妨碍他后来成为伟大作家,而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大科学家也都是少年“愚钝”大器晚成的。总之,中外无数事实证明“高考状元”只是考试的胜利者,并不能与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画等号。高分不等于高能,高考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人生的成功,高考失败,不等于人生的失败,高考只是一次考试而已。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偏科的奇才,后来成为大师,这些人按照我果的考试制度多数是考不上大学的。如我国科技巨星钱伟长,他是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他与钱学森,钱三强被周总理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他创造了“钱伟长方程”“钱伟长方法”“钱伟长一般方程”“圆柱壳的钱伟长方程”等科技成果。钱伟长江苏无锡人,19313月,19岁的钱伟长报考清华大学。语文得了100分满分,对理科却十分陌生,他的物理才考了5分,数学、化学一共考了20分,英语考30分。因为文科特别优秀,也因为是名人的后代,他被清华大学中文系录取了,谁料到入学的第二天钱伟长改变了自己的选择,也改变了一生的走向。因为这一天爆发了全国震惊的“九一八”事变。为了更好地救国救民,钱伟长毅然决定放弃文学改学理学,他说:“我不读中文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然而现实的是他的物理只考了5分,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补回物理成绩,并对    父亲的老朋友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吴有训对他说:你可以试读一年,年终你的物理成绩考过了70分就允许你转系,如果数理化三门中有一门低于70分就得转回文学系。那一年,钱伟长除了睡觉吃饭,所有时间精力都在补习数理化上,第一学期结束,钱伟长的物理及格了,到学年结束时,他的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等科目考试成绩都在80分以上,得到了以严著称的吴有训先生的认可。清华大学的4年,他没有辜负物理系主任的期望和信任,成为全班物理学成绩最好的学生,他还选学了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近世数学、化学分析等学科。钱伟长有句名言: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钱伟长书早年与其导师合作研究板壳内 理论,开创了板壳理论新方向。他提出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被国防上誉为“钱氏摄动法”。他是力学家,被海外媒体誉为力学之父。他同时是应用数学家、教育学家、社会活动家,钱伟长一生学过十几个专业,科研涉足几十个行业。每一次重大改变和选择,都是因为国家的需要。
还有臧克家,他是我国近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他报考青岛大学时数学得分了0分,但国文考了98分,头一名,知名的闻一多先生管录取,破格录取了他。闻一多先生不惜为慧眼识英才。
还有像臧克家一样偏科的被破录取的名家有张立和、吴晗、罗家伦、钱钟书、季羡林、闻一多、叶曼等人。
每个人的天性中各有成功要素。20101215日,《中国教育报》有一篇文章,题目是:《于智博:“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他25岁考上哈佛商学院MBA28岁担任联想集团总裁助理…。看到这些光辉的履历,人们很难将之与曾在小学留级、中学考倒数的“差生”联系在一起,而这都是于智博的真实经历。从于智博精彩的亲身经历的故事中,从全新的视角看清楚这些问题:于智博是怎么一步步找到自己的最佳匹配,使成功水到渠成。于智博从小爱好体育,作为男孩子很典型,但作为学生,他的成绩并不好,去美国后又再次陷入底层。“输”,远远没有高喊口号的人们说得那么可怕。相反,他花在学习之外的时间,大大提升了他的软实力,使他后劲越来越足。于智博的成功,意味着每一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有潜力的人才。
我们都知道人生短暂,每个人的时间和财务资源都有限。如何有效地运用时间和金钱,把短暂、易逝的时日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上,就尤为重要。
于智博的成长历程,令我们清楚看到,正是因为他有长远的人生规划,帮助他在困难面前,能够不急于求成,并作出明智的决定。
在规划人生的过程中,人应该多多地从生活中学习不断感知、领悟、让自己成长,还需要确认自身的价值,因为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其生命的意义,只有自己有了明确的人生规划,才可能不被手边甚至是鼻子尖下的很多繁琐的事情迷惑,才能从诸多事情中作出选择。
永远不要忘记留给自己思考、寻求和规划的时间,只有看得更远,才有希望,才能飞得更高。由对父母管教的依赖,转为激发自身潜力,自主发展。也许你不是幼年出众的早教明星,但是你可以成为一个永远都有无穷后劲的、智慧的人。
下面全文转录《中国教育报》的文章:
 
                   于智博:“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
                 万玉凤
25岁,考上哈弗商学院MBA28岁,担任联想集团总裁高级助理…,看到这些光辉的履历,人们很难将之与曾在小学留级、中学考倒数的“差生”联系在一起,而这都是于智博的真实经历,即使出国留学,高中上的也是美国最小的高中,大学上的是美国最便宜的大学。于智博经历了怎样的成长故事?后发而起的能量来自哪里?日前,记者采访了《“输”在起跑线上的哈弗男孩——个性化教育之路》一书的主人公于智博,一起分享他的成长心得和留学感悟。
体育运动是信心的最初源泉
初见于智博,阳光,自信,意气风发。时任联想集团总裁高级助理的他,日程安排紧张忙碌,但依然乐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分享他的故事。他说,非常希望他的故事能够激励更多像他当初一样,因学习成绩不好而感到自卑失落的学生。他想告诉他们,不管怎样,永远不要小看自己。不要放弃自己。
不满6岁时,于智博就被父母送入上海市宝山区月浦二小读书,那时年龄小,不懂事,整天就想着和小伙伴们能再多玩一会儿。几乎每节课都要靠想象下课后怎样在操场上欢跳才能熬过。小学四年级时,于智博从上海转学到成都,参加当地学院的入学考试,结果却因成绩不好,而被迫降低一个年级。
于智博现在回想起来,很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开明的家庭,当其他家长从小学一年级就狠抓孩子功课,为孩子写错一个字、算错一道题而严厉批评孩子时,他的父母对他的成绩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是希望他能有一个丰富快乐的童年,乐意带她去游玩,开眼界,鼓励他坚持体育运动。
当初在月浦二小的体育班,于智博如鱼得水。但是,当时不少家长担心孩子因为过多的运动而影响功课,甚至个别家长要求孩子转班或者取消体育班。于智博的父亲却认为,在体育班的体验和收获,远不是课堂考试多得几分所能取代的。在他的坚持下,于智博在体育班度过了最快乐的时光。
到了中学,学习的压力一下子大了很多,考试排名也成了家常便饭。说到考试排名,于智博说,那可不是他的光辉历史。有一次考试,他考得很“砸”,综合排名在全班倒数第三,数理化基本上就是倒数第一。数理化不好,学习跟不上,让他开始有了自卑感,心里暗暗抱怨上苍不公:为什么把别人都生成了天才,只把他生成了庸才!
他很想逃离,却又不知道路在那里。那时候,他更加迷恋操场,只有在那里奔跑欢跳,才能让他暂时忘却烦恼。放学后,自己一个人在操场上跑步,一门心思想在运动会上拿到好名次,即使跑得汗流浃背也不在乎。
于智博说,当时他是学院田径队的主力,对他而言,参加田径队不仅仅是锻炼身体,更是帮助他树立信心。在田径场上,锻炼意志和吃苦的精神,是室内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特别是作为男生,在运动场上学习拼搏和树立必胜的信心至关重要。这一点让他在日后的生活中收益匪浅。
留学生活磨练独立自主的品格
1998年夏天,16岁的于智博怀着兴奋不安的心情,乘坐波音客机离开北京到达美国,成为俄勒冈州中部的密歇尔高中毕业班的一名留学生。
密歇尔高中是全俄勒冈州级别最小的高中,当年的学生一共才有50名左右。于智博说,学院虽小,但“五脏俱全”。让他感触最深的是,每个学生都被老师尊重并鼓励,每个学生在老师眼里都有优点。这让他意识到,原来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每个人要发挥自己的潜质,把自己的特长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就是最大的成功。
初到美国,这里全新的环境,不一样的理念,着实让他兴奋了好一阵子。但随着新鲜感的逐步消失,置身于完全陌生的环境,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作为独生子女,在国内,每天生活起居都有爷爷奶奶的照应,父母的帮助和关心。但只身他乡,离开长辈的“手心儿”,独享自由,发现并非轻松和一帆风顺。
如何面对这个崭新的人生舞台?于智博说,逃避是没有出路的。到美国留学遇到的各种困难,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清楚自己的目标。他始终清楚自己到美国是来留学的,学好并能按时毕业,申请到大学是第一年的目标。目标明确了,即便遇到问题,也不会被吓到,反而会全力以赴克服困难。他当初不断地激励自己,失败没有关系,只要不懈努力,就能进步。
为了突破自己的语言关,于智博紧紧抓住了当时唯一能克服困难的渠道——一刻不停地与美国同学交流,直到炼累了为止。在与同学的交流过程中,于智博发现,不仅英语水平突飞猛进,对美国文化更加了解,并且也更加融入这个新环境了。
1999年初,于智博开始和同学一起着手选择大学。在美国选择大学需要收集很多信息,不能只冲着鼎鼎大名而去,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最后,他选择了东俄勒冈大学,其最大的吸引力在于,这是据他所知最便宜的大学。每学分仅68美分,同时也是全美唯一的一所不收州外学生费用的公立大学。
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这个大学因为比较实惠,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留学生,这里成了“小联合国”,不仅有机会接触多元文化,也提升了自信心。于智博说,如果选择一个既贵又有名的学院,不仅会带来经济上的不必要的负担,而且还会使自己产生自卑感。
美国的大学虽学制各有不同,但每年都有3个月的暑假,这是留给学生打工挣学费的时间。18岁以上的美国青年自食其力,不依赖父母是全社会的共识。因此,在美国大学里,只要学生愿意自己打工挣钱,做什么样的工作都不会有人笑话,都能赢得尊重和鼓励。相反,如果同学得知你已成年还在花父母的钱,就会嘲笑你。
谈起第一份打工的经历,于智博至今仍记忆犹新。刚到学院,它对各方面还不熟悉,于是先申请了这份自以为最有把握的工作——到食堂刷盘子,没想到这最“蓝领”的工作,也需要面试。那段时间正值考试,面试的前一天晚上,于智博复习功课到凌晨1点多才睡。
不想夜里天气骤变,清晨,走出门才发觉外面雪花飞舞,寒风凛冽。为了准时到达,于智博顾不得返回房间加厚衣服,就急急忙忙顶风冒雪地直奔经理办公室。谁知当他浑身哆嗦地准时赶到办公室时,却不见经理的踪影。连日的疲劳,加上晚睡早起,极度困乏的他,等着等着,竞晕乎乎地倒在地上昏睡过去。
大概8点左右,于智博被食堂经理叫醒。当得知他是来面试刷盘子工作的留学生,已经等了他近1个小时,经理连连道歉。面对服装凌乱、睡眼惺忪、但信守时间承诺的留学生,经理再没问任何问题,告诉他第二天就可以来上班。
于智博说,当时刷盘子的工资是每小时6.5美元,每周10小时,一周打工赚65美元不算多,但他依然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埋头苦干了整整一个学期,没有因为艰苦而退缩。虽然这份工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也算不上什么大事,但他知道只有在小事情上尽心尽力,才有能力干大事。于智博感慨地说,这是他成功地向独立迈出的第一步。
自我规划意识引领不断超越
于智博在东俄勒冈大学,不仅学到许多书本上的知识,也学到许多课堂里学不到的东西。但他同时也开始计划自己人生的下一步——转学去名牌大学深造。读到大二时,就开始准备转学的资料了。
在美国3000多所大学里,找到一所学费适当、专业对口的名牌大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于智博在介绍大学排名的权威机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网站上,进行了至少一个月的调查。最后经过反复权衡,决定转学到学费不贵,但知名度高的大型高校密歇根州立大学,读供应链专业。
于智博说,这次成功的转学对他后来步入社会、投身到理想的专业领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他一直相信,机会是上天给与的,在机会来临之前,只有踏踏实实的做好准备,才能在机会来临时紧紧抓住。
在外留学,不光要在学院里学习并获取大量的知识和经验,同时还应该尽可能地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抓住一切机会,了解更多不同地区的文化和风俗。于智博知道,美国公司衡量人才的标准,并不只是单纯地建立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学生的其他经验非常重要。他在美国留学的5年半里,从农村到大城市,从西部山区到大连湖工商重镇,从农场到大公司经理,都尽可能多的了解,多走访。
在美国大学学习期间,于智博没有停止对未来进行详尽的规划。他认为,只有及早规划未来,才能有清晰的奋斗目标,也才能对自己有限的时间作出合理的安排。
从成功应聘世界500强公司惠尔浦的实习机会,到毕业后顺利入职DELL总部,到三战GMAT,成功考上哈佛商学院MBA,再到放弃花旗银行“全球领袖项目成员”的身份,选择担任联想集团的总裁助理,每一步无不是于智博自我规划,自我奋斗的结果,而这些无疑也彰显了他对自己的期许和人生志向。
于智博为自己勾勒了理想人生与事业的路线图:哈佛MBA→跨国咨询公司→加入大公司高层→铸造中国的世界品牌→投身于提高中国人素质的事业。他说,这个人生目标一直在激励他不断向前,他要忘记背后,努力向前,向着标杆直跑。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