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手册的运用与价值思考
发布时间:2022-11-07
点击量: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一般各类院校都会要求任课教师上课做到四必带:带教案、带课件、带课程标准、带教学工作手册。“四必带”既是加强教学管理工作,实现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重要抓手,也是教学评估中的一项重要检查内容。作为全面、真实、系统反映教师教学工作全过程,准确记载学生在教学中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的教学工作手册,要用好它,并真正发挥其育人作用,其填写的规范性、科学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以广东南方职业学院教学工作手册为例,作简要分析。
1. 学生基本情况
学生基本情况,是指对所教班级的学生情况分析,或称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可以在教育过程展开之前,也可以在教育过程中,或教育过程之后。相比较而言,前者更侧重于对学生知识结构、个体经验、技能方法等的分析,是一种较为静态的分析方式。后者则更着重的是对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状态的分析,是一种动态的把握。真正的学情分析始于教学之前,但并不终结于教学互动开始之时,而是一个开放的、多元对话、动态调整的过程。
那么深入做好学情分析的意义何在?
教学设计时深入研究学生,课前的学情分析能使我们对学生各种可能的选择仔细地思考,找准教学起点。在教学实施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状态、生成状态、发展状态也是依据教学的情境不确定地变化着,教师需要把原来学生起点的分析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动态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原来的学情分析进行判断、分析、验证。课堂中动态的学情分析依赖教师及时捕捉课堂的学生信息,运用中医的”望、闻、问、切”,“望” 学生的学习状态,“闻” 学生的信息反馈,“问” 学生的困难质疑,“切” 教学的重点难点,动态把握课堂中转瞬即逝的学生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无法对自己的行动进行充分、完全的反思和即时的调整,那么,行动后的反思则是非常有必要的。课后,教师即时的总结与反思,回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状态和表现,分析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再次对课前的学情分析进行评估修改,改进教学设计。综合课前、课中、课后等全方位信息,动态的构建”学情地图”是学情分析的必然要求。学情分析,总体上是指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主,包括学生的已知、需知、未知、能知和想知,是教学设计中必备的环节。既涉及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方法和态度等,又有新知识的兴趣和需要。
2. 对学生的辅导、答疑及因材施教情况
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辅导答疑采取了哪些方法,效果如何?辅导答疑应更多关注课后,线上,而不仅仅是课中。
(2)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了哪些教学手段?如何进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因材施教就是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3. 参加班级活动、教学检查情况
(1)参加班级活动
重视各种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内容之间的关联性,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将教学形式进一步灵活创新发展,实现课程创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对高校教师是一项修炼,更是一种挑战。任课教师积极参与所任教班级活动,建构“三全育人”,赋能于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2)教学检查情况
检查的对象是学生。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需要,布置难易有度、份量适中的课后作业,对提高教学质量是行之有效的,也是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必要环节。
在教学中做到严慈相济,宽严结合。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填写:
实训报告、理论作业布置以及学生上交、完成,老师批改情况。从批阅(检查)学生的实训报告和理论作业,了解学生对本门课程掌握情况,并及时指导学生订正、修改。同时做到“五查”,一查学生个人电脑课程软件安装,二查学生课堂笔记,三查学生课前复习课后主动学习,四查学生出勤,五查学生穿拖鞋,带食物进课堂。
4. 课程教学小结
此部分应尽量具体、简洁明了,靠数据说话,切忌空泛、笼统。
例如:
(1)授课执行情况
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进度表授课,本期共完成48学时,其中理论24学时,实践24学时,共布置、批改了8次实训报告,3次纸质作业,并及时根据学生实训和理论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点评与指导。
(2)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集体备课。与同头课教师(教学团队)就授课的重点、难点,如功能测试、系统测试、资产管理测试系统、课堂教学融入软件测试省职业竞赛内容等方面进行集体备课4次。
分组学习。根据部分实训项目特点,按3-5人一组学习,并采用PPT进行实训效果汇报;利用QQ、微信等形式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线上线下混合式、分层教学等教学方法。同时向学生推荐国家职业教育智慧平台国家级精品课程《软件测试》进行在线学习。
(3)教学效果分析
根据学生情况适时采取的一些教学措施,极大地激发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团队协作能力和参与度,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日常实训看,部分学生实训完成标准高,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从此次期末考试情况分析,班上学生学习成绩(卷面)成正态分布,优秀占***%,及格率达到***%。
(4)主要问题
着重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如,本门课程涉及的先导课程知识较多,再加上学生课后主动练习不够,有部分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自主学习和学习信心不足。
(5)改进措施
一是加强日常教学的过程督促;二是加强与所任课班级辅导员的联系,关注后进学生;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建立)先导课程知识与新授内容关系图谱。
信息学院副院长 全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