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发掘高职学院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发布时间:2013-04-28 点击量:

教育部职成司高职高专处

 近几年,随着职业教育在我国突飞猛进,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观念和认识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值得办学者深思的是,通过“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甚至更长时间的改革和发展,未来的高等职业学院应该具备怎样的特征,才能具有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和生命力?高等职业学院作为新兴的大学,其存在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目前,高等职业学院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也有的说是高技能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等等。我们不必被名词、概念所纠结。在我看来,与技能型人才相比,从教育这个角度来谈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时候,理论界无论有多少种解释、定义,都一定会包含育人的概念,高端除了表明所培养人才的技术技能高超以外,这些人还应该处于行业地位的高端,不但地位高,而且收入应该高,并且一定要有文化知识的积淀,诚信的人格品质,积极的职业态度,正确的做事方法,这才能体现出育人的根本。
社会期望他们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要求立即能够上岗,而这些一线、基层的岗位恰恰是一些本科学院的毕业生不擅长的,因为本科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不针对这样的岗位要求,没有教过学生要这样干活。
正因为社会对不同类型高等学院的毕业生期望值不同,高等职业学院的毕业生理应适应这种期望,更快地成为产业界的可用人才。也正因为如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一定要强调以就业为导向,这是学院的经济属性所决定的。
大家都说,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一种终身教育,换句话说,社会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应该努力提供什么。比如社会有全日制学习的需求,我们就提供培养全日制学生的机会;有非全日制学习的要求,我们就提供非全日制入学的机会;有学历学习的要求,我们就提供学历学习的机会;有不需要学历的短期培训要求,我们就提供短期培训的机会。如果学生能够到学院来学习,我们就在学院给他们提供方便;如果学生需要在社区或者在企业学习,我们就把课程送到企业,把课堂建到企业、建到社区去;甚至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实现个性化的、随时、随地的学习。所以职业教育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如果真能做到这样,那么我们还把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用所谓的适龄青年来概括,就显得非常陈旧了。也许,10年后,高等职业学院在籍注册生的平均年龄会超过30岁。
处在人才市场两端的人会经常流动。企业的高端设计人员和高级工程师、企业高管都可以从全球流动过去,企业最底层的农民工的岗位可以从全国各地聚集过来,但唯有高技能人才很难流动,就是因为他们有地域性的限制和顾虑。正因为如此,即使你是行业学院,也首先要考虑地缘性问题,就是学院服务的行业最好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如果不是的话,学院应尽早考虑转型。也许,10年后,高等职业学院更多的是区域性、社区型的学院,哪怕是行业、企业办的,也会具有非常强的区域性、地缘性特征,也就是说,学院依托的行业在当地要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发展环境、发展前景,最好是当地的支柱产业。
既然有了市场性的特征,就应该更重视客户。学院的客户是谁?有人说是市场。那么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客户是谁?有人说是用人部门、是企业,还有人说是政府。大家很容易忽略最主要的客户——学生。学院合作培养人才的企业,它觉得学院的学生好、服务好,会跟学院保持很好的联系,持续合作,但企业不会向自己的竞争对手推荐这所学院,让对方也去选拔学生、进行校企合作。而惟有学生这个用户,当他认同、感恩、融入学院以后,不仅会将其终身成长、职业发展与学院相伴,还会向他的同乡、同事、亲朋好友、师弟师妹以及家长,介绍学院、宣传学院,成为学院的活广告,一传十,十传百,这就具有不可阻挡的传播力,并且作为校友还将带来无穷的资源(原文刊载于《中国青年报》201221311版“职业教育.文章引自《麦可思研究》高职高专版20122月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