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高校机器人专业走出“产学研”结合的特色道路
高校建校中厂年产值1500万
来源:羊城晚报 2018年05月30日 版次:A07 作者:陈卓栋谭耀广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陈卓栋 通讯员:谭耀广
全国最高水平的大学生机器人科技竞技赛事上,江门高等院校突围而出!记者29日了解到,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tac组赛事中,来自江门的广东南方职业学院脱颖而出,顺利进入复赛,成为广东入围复赛的四强之一。据悉,江门高校机器人专业取得不俗的成绩,得益于近年来江门多家高校与相关企业的深度融合,部分校企还合作建立“校中厂”,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结合的特色道路。
扬威全国机器人赛全靠“校中厂”锻炼
据悉,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tac组赛事是中国原创的国家级机器人科技竞技赛事,赛事以科技创新实践为基础,融合了电竞游戏、团队配合策略、强化机器人对抗竞技的特点,让机器人科技竞技赛事具有科普性和娱乐性。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副院长龚自康介绍:“赛事考的是机器人研发生产的综合能力。”在初选中,由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师生自行设计的船足仿生机器人、翻越障碍机器人、牛魔王仿生机器人、电铲机器人、平台机器人等,实现了仿人行走、翻越障碍、近距离攻击等功能,备受好评。
有业内人士表示,江门高等院校的机器人相关专业与企业融合度较深,在短期内大幅提高了专业的水平,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产学研”道路。如此次进入复赛的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就与来自深圳的团队合办了“校中厂”,其师生都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在大赛中取得佳绩并不意外。
产学结合模式、校企相互得益
据了解,近年来江门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其中机器人更是受到江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作为机器人研发的重要技术支撑,江门高等院校的机器人相关专业起步较早。如此次入围复赛的广东南方职业学院,早在2014年已经开设了工业机器人专业班。此外,江门市技师学院开办了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新技术培训班、江门市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也开设了工业机器人综合应用实训室。而作为江门理工水平最高的五邑大学,其工业机器人实训班已经开办了三届,并正筹建机器人学院。
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些院校的机器人相关专业并非“闭门造车”,而是采取与企业深度合作的“产学结合”模式。如五邑大学筹建的“机器人学院”是与国内著名自动化技术企业深圳固高公司合作,而其工业机器人实训班则多次前往新鹏机器人、犀灵机器人学院等机构培训。而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则与来自深圳的汇朗机器人有限公司“二合为一”,直接将对方的生产线搬进了校园里面。
2016年,广东南方职业技术学院与汇朗机器人合作建立“校中厂”——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校方注资并提供大量有理论功底的学生,企业提供研发技术并指导培训学生。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慢慢摸索出一套现代学徒制。龚自康介绍:“学生上午上课学理论,下午进车间实操。南大机器人的技工一人带五六名学生。学生在进来的第一年只学不做,第二年跟岗实习,第三年在技术成熟时就可以一人负责一个岗位。这样企业获得了较充足的生产能力和科研能力,而学生也可以在生产中得到锻炼。”
这种相辅相成的“产学结合”模式,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7年,南大机器人产值约1500多万元,利润近500万元,申请专利45个,其中发明专利28个,目前能够生产包括六轴机器人、五轴机器人、机器人综合实训教学平台等16种产品,生产能力和科研能力在江门首屈一指。而广东南方职业学院的学生因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毕业后的待遇比其它应届毕业生要高,“很多毕业生应聘工作,因为更加熟谙技术,月薪要比其他学生高出近1000元。”
高校研发能力、获多企业认可
在美的集团顺德北滘生产厂,磁芯预装机、轴承预装机等生产线正在稳定地运行,用于美的品牌各类小家电零部件的生产中。生产厂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生产线都是广东南方职业学院根据他们提出的需求进行设计、由南大机器人生产的,性能稳定,满足了他们的生产要求。
龚自康说:“根据企业需求,我们研发的非标机器人可以完成搬运、冲压、下料、锻造等生产流程”。据悉,广东南方职业学院与武汉理工大学、五邑大学等院校合作,形成具备项目孵化能力的产学研平台,目前已经为珠三角、特别是江门地区近30家企业提供产品和技术服务。
江门高等院校的机器人研发能力得到了多家企业的认可。如印星机器人有限公司日前就与五邑大学合作成立了研究生工作站以及产学研合作研发基地。公司总经理林安江表示,与五邑大学合作以产学研有机结合,作一些更深入的研究,如机器人下肢传感仿生的开发,实现整机动作传感仿生,“希望将产品更快地推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