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14-11-03
点击量: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根据国家和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我院实际,编制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学院战略意图,明确学院工作重点,是学院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学院全体教职工的行动纲领,是学院各项工作遵循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环境
“十一五”是学院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时期,2009年3月学院申办成功,经广东省政府批准,广东南方职业学院正式成立。短短两年时间,在学院董事会领导下,在学院班子带领下,学院各项工作开创了一个良好局面。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办学理念、校训的内涵进一步明晰。系部建设日趋完善,专业建设发展到12个,在校学生人数达1300人。教师队伍、管理人员队伍、后勤人员队伍的建设基本适应了教学及各项工作的需要。“教科研活动月”“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会”“学风活动月”“教授讲堂”学生社团等校园文化建设风采彰显。信息化、制度化建设正在逐步建立健全。党团建设得到高度重视,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民办高校中的重要作用。董事会在基本建设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这些都为学院“十二五”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两年来取得的成绩实之不易,我们应倍加珍惜。
“十二五”时期是学院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国家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良好发展环境和态势,兄弟院校发展宝贵经验都为学院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由于学院还处于发展初期,许多方面还有待于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也要看到学院在发展中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更加奋发有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学院快速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坚持育人为本,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办学规模合理增长,提升内涵建设,凸显特色引领,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基本要求是:
1.发展模式上实施规模发展与内涵建设同时并举发展战略
学院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规模发展仍是解决学院所有问题的前提和关键,是学院发展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内涵建设是学院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在抓好规模发展的同时也要抓好内涵建设,规模发展要平稳、快速;内涵建设要高起点,高质量。
2.发展建设的根本途径是通过改革探索具有自身特色发展之路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加快学院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新的思维和机制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
3.发展建设的基点是经济社会服务功能和自我发展创新能力的增强
坚持以服务于江门和广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明确学院的办学理念、发展定位,使学院的人才培养在服务于广东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过程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展。
(二)主要目标
综合考虑学院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学院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办学规模:2013年5000人,2015年8000人
——专业规划目标:2013年23个,2015年30个
——2013年底前,学院发展各项指标均按教育部[2008]5号文件规定要求达到合格标准,2014年通过人才培养评估。2015年力争跨入广东同类民办院校先进行列。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专业与课程建设
专业建设在促进学院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作用意义。专业建设要从专业建设规划入手、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年度实施计划、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文件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等内容。
对已经开设专业要保持相对稳定,同时面对市场变化也要及时、有针对性的对专业进行调整和改造。要突出特色建设,打造优势专业。到2015年学院要集中精力,以旅游管理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专业为突破口,打造3-5个与广东省或江门市主导产业紧密结合的优势专业,优势专业重点要抓好前瞻性、技术性和示范性等要素,带动学院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化。
新增专业设置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广东省和江门市产业政策的要求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变化的需要,同时还必须从受教育者的需要考虑,要考虑招生与就业两个市场。结合学院目前专业设置状况,“十二五”期间,学院新增专业设置重点将由以管理类为主向以工科类为主转变。今后五年学院每年计划新增专业3-4个,到2015年学院专业总数达到30个,其中工科类专业要达到学院专业总数的40%左右。
加强专业建设必须抓好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院系两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都要聘请校外具有副高以上的专家参加,其结构比例不少于三分之一。教学团队建设重点是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到2015年,每个专业具有副高职以上的专业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至少要达到4-5人以上。“双师型”教师的结构比例要达到50%。
课程建设与开发要深化教育观的变革,实现以“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为中心教育教学目标取向的真正转变。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开发要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融合行业标准,确保课程教学内容与国家专业技能鉴定,工作岗位实际需求相互融通。课程建设与开发要形成开放式模式,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设和校企合作等方式,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把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吸收到课程建设与开发队伍中来。
抓好优质课和精品课建设,优质课和精品课要为学院的课程建设与开发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到2015年,各系部至少要建设1-2门院级优质课或精品课程,学院省级精品课力争零的突破。
加强学生考证工作。要把考证的要求和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要明确技能考证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使80%以上的学生获取专业技能证书。杜绝考证课程与考证辅导重复教学和与计划课程设置两层皮的现象。要强化学生考证组织管理工作,明确院、系各自的职责,实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常态化。学院及系部要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国内外权威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建立职业技能考证站点,并力争在2015年前成功申办2-3个职业技能鉴定所。
(二)校企合作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备条件。“十二五”期间是学院规模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专业规模扩张,校企合作与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也必然成为学院发展过程中所面临巨大压力,而且又必须解决好的重点工作任务。
校企合作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总的原则是:依据专业的实际需要,全面规划,逐步实施;力争资源最大优化与配置,防止各专业自成体系;学习借鉴与创新并举,建立有利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新模式,实习实训基地,尤其是工科专业实习实训基地,要尽可能的吸引社会和企业参与共建,有条件的还可以开拓职业培训、研发、加工等有偿服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立足江门地区,按照互惠互利原则,尽可能争取和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合作,使学生在实际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实习。探索并建立以江门市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的现代产业体系为依托,形成江门市高新技术园区为主导、高新技术园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结合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共同体。
做好校企合作与实习实训工作,学院职能部门要加强全面规划与指导,要为各系校企合作与实习实训尽可能创造条件。要加强实习实训的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实现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系部是校企合作与实习实训工作的主体。系部要依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与课程建设做好校企合作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需求规划。要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计划的执行等各个环节保证实习实训顺利实施。要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与企业开展广泛的密切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进行课题项目开发、课程建设再开发等。
(三)科研工作
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工作,对于提升学院的社会地位,促进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今后科研工作主要任务是:明确科研方向和重点,制定科研规划,建立健全科研工作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提升科研水平,使科研成为提高教师水平的推进器,成为提升学院品牌的重要元素。
为行业企业和地方经济社会服务是学院科研的主攻方向。科研要紧紧的植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区域经济重大理论、实践问题和技术问题开展,为行业企业和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要以应用性研究和技术开发为重点。要面向市场、面向行业企业,注重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在社会和企事业单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寻找科研项目。
学院科研工作目前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科研整体能力还很薄弱,科研水平还有待于提高。其具体措施是:
1.科学规划
规划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长期目标与短期突破的关系;重点扶植与均衡发展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的关系。
2.创新科研工作机制
学院有关职能部门要增强科研服务意识,为科研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尤其是科研处要逐步成为学术管理平台,学术交流平台,课题项目推广平台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校内合作(包括吸引学生参加)、院所合作(科研院所)、校企合作机制;建立科研工作激励机制和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3.加强科研团队建设
通过引进专业带头人,采取以老带新,开展科技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提高学院的整体科研能力和水平。
4.考虑目前学院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以启动教科研活动为突破口,以教科研任务促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达到服务教学改革和锻炼队伍的目的
到2014年,各系至少要完成1-2项院级重点课题,全院力争省级课题1-2项,自编教材2-3部。
5.逐步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改善科研环境和条件
力争在2013实现院刊的创办,要不断提高校报的办报水平。
(四)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要体现师德建设为先,能力建设为重,做到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建立一支以专业学科带头人为龙头,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以双师型能力素质为核心,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教师总数达到445人,师生比控制在1:18。
其具体要求:
学历结构:2013年研究生学历人数达到56人,占专任教师的15%。2015年研究生学历人数达到89人,占专任教师的20%以上。
职称结构:2013年副高以上职称人数达到5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0%。2015年达到8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0%以上。
双师型教师结构:2013年前双师型教师达到50%以上。
专兼职教师结构:校内兼职教师和外聘教师数量不得超过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是抓好现有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提高,力求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抓好青年教师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培养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促进整体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特别是专业学科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其中重点是工科专业。
(五)招生、就业工作
招生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首要环节,特别对与民办学校来说招生工作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学院必须把招生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抓好。
招生工作的目标要求,2015年实现学生同时在校8000人,同时在保证规模数量的前提下,逐步提高招生生源的质量。
做好招生工作,首先是保证国家和省招办下达的计划招生任务,千方百计的想办法,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报到率,2013年报到率达到全省的平均水平,2015年要有所突破,力争超过全省平均报到率5-10个百分点。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工作的逐步市场化,学院的招生工作也要不断的强化市场意识,拓展招生渠道,在做好本省生源市场的同时,开拓省外生源市场,提升生源市场的竞争力,使学院招生工作适应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和学院发展的需要。
要加强招生人员的队伍建设,保证招生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学生的就业率是检验学院办学成果的综合反映,是学院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主要指标。就业工作的目标要求要力保达到90%,力争达到95%以上。
做好就业工作要加强就业管理工作力度。要抓好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建立和完善院系两级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要把就业和创业指导工作贯穿学生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把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努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不断开拓和维护就业市场,扩大订单教育规模;加大就业基地建设的力度,建立一批稳定的“就业基地”,形成广泛的就业网;加强与毕业生的联系与沟通,做好跟踪调查,提高服务质量。
学院招生和就业工作要加强信息反馈功能,特别是发挥对学院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反馈指导功能,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现学院招生,人才培养,就业工作的健康循环。
(六)继续教育工作
继续教育工作是学院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必要途径,是学院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快速发展,稳定发展的重要补充。
继续教育工作应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逐步形成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对外交流与合作多元并举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2013年为学院创收500万, 2015年为学院创收1000万。
继续教育以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为目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继续深造的需要。逐年拓宽继续教育渠道,扩大继续教育规模。
职业培训坚持面向社会,行业和企业的市场化办学方向。要发挥旅游和酒店管理专业优势,为广东省旅游服务业发展培训更多的技能型人才。要建立健全面向社会和企业的培训课程体系,积极申请各类计划外证书考点和培训点,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市场急需人才。
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要将国际化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服务标准等引进教学内容。要积极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渠道,有选择性地与国际知名院校开展合作办学和境外培训。建立健全外事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院系两级对外交流机制。充分利用各方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骨干教师出国考察,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
(七)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和个性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根本要求,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主旋律是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提升学院文化内涵,强化道德养成功能,提高学院文化品位,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弘扬主旋律,要积极开展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的研究,具体实施应以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人文修养培育为底蕴,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加强全院教职工特别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关系到民办高兴的办学方向和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学院必须把思政课建设作为重点工程抓紧抓实,必须在队伍建设、教学安排、实习实训、资金拨付方面按照中央精神和省级文件予以落实。要在“教授大讲堂”、“青年教师教学教研会”、学生社团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创新内涵,突出特色,建设精品,创建绿色文明校园和平安和谐校园,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融大学文化、职业文化于一体,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
(八)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旨在促进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国家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的要求,高职院校自有毕业生起至有3届毕业生前必须参加一次人才培养评估。根据这一规定要求,学院最迟在2014年前进行人才培养评估。学院将在2012年组建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启动人才培养评估工作。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深入开展评估相关的文件宣传和学习,加快学院校园网的建设,促进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不断完善,学院及各部门都要以迎评为契机,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学院各项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使其符合并达到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标准和要求,全面推动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四、措施保障
(一)认真贯彻执行《民办教育促进法》,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完善院系二级管理体制,强化系部职能,完善系部领导班子的配备和教研室的建立。
(二)积极探索党组织在民办高校工作的新思路,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院中的政治核心领导作用
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团组织和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使党的建设成为学院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健康发展的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三)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激励机制
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能和完善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实施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目标管理,做到部门单位职能清晰,人员岗位职责明确,促进学院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充分发挥学院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2011年底前完成学院制度文件汇编工作。
(四)加强后勤保卫工作,不断提高后勤工作的服务意识,形成一个高效的运行机制,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保障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强化安全工作责任制,确保不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为建立平安校园,维护学院的稳定提供保障。逐步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在教学行政用房,实习实训场地,学生运动场地,学生宿舍等基本建设方面,在图书总量,教学仪器设备等方面的投入,在2014年底前均达到与其规模发展相适应的评估标准要求。并逐步提高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
“十二五”是学院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院教职工要在学院董事会的领导下,在学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学院“十二五”规划和开创学院建设发展的新局面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