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情况简报
发布时间:2021-03-29 11:48 点击量:
根据《广东南方职业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要求和学校加强师德、教风建设,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精神,教务处于2020年10月和2021年1月部署完成了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现就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生网上评教工作
教务处于2020年10月9日~13日和2021年1月6日~11日期间分别组织2018级毕业班学生和2019、2020级学生对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的所有课程进行了网上评教工作,共7个二级学院、337个教学班、10229名学生参加评教,评价对象为该学期承担授课任务的教师,评教采用的是正方公司教务系统的网上评教模块功能。在各二级学院及全体学生的积极配合下,该学期学生评教工作已顺利结束。
1.各学院、各年级参评情况
应参评学生10229人,实际参评学生9757人,未参与评价学生472人,各学院、各年级参评率情况见表1。
2.参评率100%的班级分布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全校学生参评率为95.4%,比上学期提高2.8个百分点,参评率较高的分别是医药学院、智能学院、财经学院;由表2可以看出,参评率100%的班级有157个,其中医药学院、智能学院参评率100%的班级占自身学院班级数的一半以上,组织落实情况较好。
从最终的参评率来看,各二级学院对学生评教工作进行了很好的宣传、动员和组织,截止2021年1月11日评教系统关闭,仅有472人(占比4.6%)未按时参加评教,整体参评情况良好。
二、综合结果
各二级学院按文件要求于2021年1月11日~22日期间组织开展该学期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汇总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及二级学院评价五部分的分数和扣分项的得分,按比例折算得出总分,并在二级学院内进行不少于3天的公示,无异议后报教务处审核汇总。
1.各二级学院教师综合评价分数情况
由表3可以看出,该学期教师评价综合得分最高分为95.8分(财经学院),最低分80.9分(财经学院),平均分88.4分,其中交通学院的平均分最高,高出平均分0.9分,整体分数与上学期基本持平。
2.评教结果按评价等级分类情况
由表4可以看出,全校有41人被评为“优秀”,占全校参评教师的15.9%;有217人被评价为“良好”,占比84.1%;无教师被评为“一般”或“不合格”。从最终的评价结果来看,绝大部分学院均严格按15%的比例推荐了“评价优秀”教师。
三、分析与建议
1.切实提高学生对评教工作的认识,增强学生评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对课堂教学和教师教学效果有亲身感受,学生评价对综合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参考作用。但学生评教又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根据历年和本学期学生评价赋分结果,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赋分仍然偏高,本学期239位(占比92.6%)教师的学生评价分数在90分以上,仅1位(占比0.4%)教师的学生评价分数在80分以下,与学校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真实状况有所偏离。
希望各二级学院切实组织辅导员、学生干部加强引导,提高学生对评教工作的认识,客观、真实地对授课教师评价赋分,增强评教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客观的评价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认识自我、发现问题、整改问题,提高自身授课水平,进而真正提升学校整体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提高教师、教研室和二级学院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重视,保证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在每学期的教师质量评价工作中,专家、二级学院均能较客观地对教师进行评价赋分,但教师自评、同行评价分数偏高,与学生评价分数过高原因叠加,导致全校教师的综合评价分数过高,不利于二级学院综合、客观、公正地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建议各学院分管教学的领导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多巡视、多考察、多听课,同时加强对教师、教研室的引导,做到评价赋分客观、真实。
3.合理分析和有效利用评教结果,真正做到以评促教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对促进教学工作内涵发展、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环节,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希望各二级学院结合此次评价结果,树立榜样力量;教研室认真开展相应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学质量评价优秀教师传授经验、共同进步;任课教师正确对待评教结果,积极主动向优秀教师学习,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质量。
附件: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已通过OA系统下发)
一、学生网上评教工作
教务处于2020年10月9日~13日和2021年1月6日~11日期间分别组织2018级毕业班学生和2019、2020级学生对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的所有课程进行了网上评教工作,共7个二级学院、337个教学班、10229名学生参加评教,评价对象为该学期承担授课任务的教师,评教采用的是正方公司教务系统的网上评教模块功能。在各二级学院及全体学生的积极配合下,该学期学生评教工作已顺利结束。
1.各学院、各年级参评情况
应参评学生10229人,实际参评学生9757人,未参与评价学生472人,各学院、各年级参评率情况见表1。
表1 各学院、各年级参评率情况统计表
学院 | 参评率(%) | 分年级参评率(%) | ||||||
上学期 | 本学期 | 2018级 | 2019级 | 2020级 | ||||
上学期 | 本学期 | 上学期 | 本学期 | 上学期 | 本学期 | |||
智能学院 | 91.8 | 96.9 | 94.3 | 95.8 | 88.8 | 94.7 | / | 99.5 |
建设学院 | 87.7 | 95.2 | 92.1 | 92.1 | 80.6 | 91.8 | / | 100 |
管理学院 | 93.9 | 93.8 | 96.5 | 93.1 | 90.0 | 94.3 | / | 94.1 |
信息学院 | 91.9 | 94.3 | 96.3 | 96.8 | 85.8 | 87.6 | / | 95.7 |
财经学院 | 93.0 | 95.7 | 95.5 | 96.5 | 86.8 | 91.2 | / | 97.4 |
医药学院 | 96.5 | 98.8 | / | / | 96.5 | 98.9 | / | 98.7 |
交通学院 | 85.1 | 89.5 | / | / | 85.1 | 81.5 | / | 91.8 |
全校 | 92.6 | 95.4 | 95.3 | 95.3 | 88.8 | 92.8 | / | 96.9 |
2.参评率100%的班级分布情况
表2参评率100%的班级分布情况
学院 | 2018级 | 2019级 | 2020级 | 合计 | 学院班级总数 | 参评率100%的班级占比(%) |
智能学院 | 4 | 6 | 11 | 21 | 40 | 52.5 |
建设学院 | 0 | 0 | 10 | 10 | 26 | 38.5 |
管理学院 | 3 | 6 | 5 | 14 | 63 | 22.2 |
信息学院 | 13 | 9 | 21 | 43 | 88 | 48.9 |
财经学院 | 15 | 4 | 14 | 33 | 68 | 48.5 |
医药学院 | / | 12 | 22 | 34 | 43 | 79.1 |
交通学院 | / | 1 | 1 | 2 | 9 | 22.2 |
全校 | 38 | 38 | 84 | 157 | 337 | 46.6 |
由表1可以看出,全校学生参评率为95.4%,比上学期提高2.8个百分点,参评率较高的分别是医药学院、智能学院、财经学院;由表2可以看出,参评率100%的班级有157个,其中医药学院、智能学院参评率100%的班级占自身学院班级数的一半以上,组织落实情况较好。
从最终的参评率来看,各二级学院对学生评教工作进行了很好的宣传、动员和组织,截止2021年1月11日评教系统关闭,仅有472人(占比4.6%)未按时参加评教,整体参评情况良好。
二、综合结果
各二级学院按文件要求于2021年1月11日~22日期间组织开展该学期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汇总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及二级学院评价五部分的分数和扣分项的得分,按比例折算得出总分,并在二级学院内进行不少于3天的公示,无异议后报教务处审核汇总。
1.各二级学院教师综合评价分数情况
表3 各二级学院教师综合分数情况
学院 | 实评教师人数 | 最高分 | 最低分 | 平均分 |
智能学院 | 38 | 94.5 | 82.6 | 88.5 |
建设学院 | 21 | 92.5 | 86.8 | 89.0 |
管理学院 | 44 | 92.6 | 83.7 | 89.1 |
信息学院 | 50 | 94.0 | 85.0 | 88.0 |
财经学院 | 57 | 95.8 | 80.9 | 87.9 |
医药学院 | 17 | 94.1 | 84.3 | 88.6 |
交通学院 | 7 | 94.5 | 87.0 | 89.3 |
马克思学院、心理咨询组 | 16 | 90.8 | 86.5 | 88.7 |
创新创业学院 | 8 | 92.0 | 86.8 | 88.3 |
全校 | 258 | 95.8 | 80.9 | 88.4 |
由表3可以看出,该学期教师评价综合得分最高分为95.8分(财经学院),最低分80.9分(财经学院),平均分88.4分,其中交通学院的平均分最高,高出平均分0.9分,整体分数与上学期基本持平。
2.评教结果按评价等级分类情况
表4 评教结果按评价等级分类一览表
学院 | 实评教师人数 |
优秀 (90分及以上) |
良好 (80至90分) |
||
人数 | 人数占比(%) | 人数 | 人数占比(%) | ||
智能学院 | 38 | 6 | 15.8 | 32 | 84.2 |
建设学院 | 21 | 3 | 14.3 | 18 | 85.7 |
管理学院 | 44 | 7 | 15.9 | 37 | 84.1 |
财经学院 | 57 | 9 | 15.8 | 48 | 84.2 |
信息学院 | 50 | 8 | 16.0 | 42 | 84.0 |
医药学院 | 17 | 3 | 17.6 | 14 | 82.4 |
交通学院 | 7 | 1 | 14.3 | 6 | 85.7 |
马克思学院、心理咨询组 | 16 | 3 | 18.7 | 13 | 81.3 |
创新创业学院 | 8 | 1 | 12.5 | 7 | 87.5 |
全校 | 258 | 41 | 15.9 | 217 | 84.1 |
由表4可以看出,全校有41人被评为“优秀”,占全校参评教师的15.9%;有217人被评价为“良好”,占比84.1%;无教师被评为“一般”或“不合格”。从最终的评价结果来看,绝大部分学院均严格按15%的比例推荐了“评价优秀”教师。
三、分析与建议
1.切实提高学生对评教工作的认识,增强学生评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对课堂教学和教师教学效果有亲身感受,学生评价对综合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参考作用。但学生评教又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根据历年和本学期学生评价赋分结果,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赋分仍然偏高,本学期239位(占比92.6%)教师的学生评价分数在90分以上,仅1位(占比0.4%)教师的学生评价分数在80分以下,与学校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真实状况有所偏离。
希望各二级学院切实组织辅导员、学生干部加强引导,提高学生对评教工作的认识,客观、真实地对授课教师评价赋分,增强评教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客观的评价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认识自我、发现问题、整改问题,提高自身授课水平,进而真正提升学校整体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提高教师、教研室和二级学院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重视,保证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在每学期的教师质量评价工作中,专家、二级学院均能较客观地对教师进行评价赋分,但教师自评、同行评价分数偏高,与学生评价分数过高原因叠加,导致全校教师的综合评价分数过高,不利于二级学院综合、客观、公正地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建议各学院分管教学的领导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多巡视、多考察、多听课,同时加强对教师、教研室的引导,做到评价赋分客观、真实。
3.合理分析和有效利用评教结果,真正做到以评促教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对促进教学工作内涵发展、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环节,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希望各二级学院结合此次评价结果,树立榜样力量;教研室认真开展相应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学质量评价优秀教师传授经验、共同进步;任课教师正确对待评教结果,积极主动向优秀教师学习,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质量。
附件: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已通过OA系统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