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江门市以高技能人才培养助力企业竞争力提升

发布时间:2017-12-12 点击量:
       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江门市创新工作思路,以“服务企业、服务就业、服务劳动者”为宗旨,以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为抓手,针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从提升培训层次、创新培训模式等方面入手,积极补足短板,消除瓶颈,推动我市高技能人才培养持续发展,着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创新培训模式,提升企业培训质量。
       通过坚持深入企业,开展培训项目需求调查研究,探索研究职业培训发展策略,为企业发展提供职业培训解决方案服务。一方面积极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中职院校与企业对接,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展培训,为行业和企业提供服务,打破院校之间、企业之间、校企之间封闭的技术屏障,实现企业实际需求和职业培训的精准对接;另一方面针对企业培训能力相对滞后、培训资源短缺、企业职工接受培训渠道单一、企业管理人员提升培训成本过高等问题,深入调研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和技能人才培养需求,收集企业反馈意见整理分析,分析探究原因,提出对策建议,紧密围绕社会需求,充分发挥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的辐射带动功能,搭建职业培训“接单-发单”中心,打造高端、特色培训项目,增强职业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自我市开展“菜单式”服务以来,累计为375家企业提供“菜单式”服务8524人次。
       同时,通过举办工匠讲堂,邀请行业专家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剖析,为技术工匠讲授最新前沿发展技术,融学术性、实用性、指导性于一体,促进了企业和人才双向效益倍增,为我市企业在新经济新常态下转型发展走向新征程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突破固有框架,构建企业多元自主评价鉴定体系。
为更好地开展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在社会化鉴定基础上,为企业提供优质化培训同时,推动企业自主评价工作由点到线及面形成辐射,有效解决了社会化评价通用性与企业需求个性化、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企业缺乏培养主动性的矛盾。一是
    突出业务指导。深入企业开展自主评价工作业务指导,通过组织实地参观考察、经验介绍、研讨交流,指导更多的用人单位开展“企业自主评价”工作。二是突出质量把控。“点对点”地指导企业科学合理地制定个性化的内评方案,帮助、监督企业切切实实做好培训、鉴定各环节的工作,确保内评工作各步骤落实到位、不流于形式。三是突出制度建设。严格按照省出台的《广东省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实施指导手册》执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命题指导手册(试行)》、《江门市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试题审题指导手册(试行)》,形成培养体系完善、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长效机制。四是突出探索创新。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现实需要,通过“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企业自主评价,促进标准“接地气”,发挥市场评价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评价的主体作用,极大提高了企业和职工的“双向”积极性,实现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双赢”。
       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市开展技能人才评价行业、企业34家,开展技师以上级别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的企业4家,参评技师222人、高级技师126人,获证技师、高级技师分别为172人、93人。今年新增企业6家,开展鉴定企业8家,参评人数463人,获证291人,其中参评技师17人,获证技师6人。
       三、大力开展技能大赛,发挥以赛成才作用。
       职业技能竞赛是技能人才选拔、培养的重要途径。江门市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技能竞赛、技能比武在全市营造学习职业技能的热潮,为全市搭建技能人才展示技艺技能、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引导和带动广大企业职工积极参加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创造成长机遇,催化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近年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涉及到餐饮服务、电商、机械制造等多个行业,通过广泛开展技能竞赛活动,营造了以赛促训的良好氛围,很多参赛选手已经成为企业生产建设的骨干,充分激励广大技能劳动者学技术、练技能、成人才,拓宽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在全社会营造出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

原文网址:http://ldj.jiangmen.gov.cn/outside/xwfb/zwdt/2017/1207/11619.html